期货市场赋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动力
期货市场成为推动我国企业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新引擎,在2024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上引发热议。我国期货业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增强对重要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重要力量。
扩大开放,保障供应稳定价格
当前,我国坚定不移走高水平对外开放道路,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为期货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功能日益凸显。
期货价格以其预期性、连续性、公开性和权威性,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有助于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高宏观经济运行的精准评估和调控能力。根据最新数据,我国期货市场期现相关性超过90%的品种达到40个,其中铜、玉米、棉花、黄大豆一号等品种的期现价格相关性高达95%以上。
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我国期货市场紧跟产业发展步伐,逐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间产品期货体系,新能源领域的基础材料品种如工业硅、碳酸锂等陆续上市,巩固了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农业强国建设方面,期货市场推出了42个涉农期货期权产品,通过“保险+期货”“商储无忧”等特色服务模式,降低了农业经营的市场风险,为乡村振兴注入期货动力。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大国,对初级产品有着巨大需求。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着力保障初级产品供应稳定。目前,24个期货品种已实现对外开放,46个商品、股指期货及期权产品面向QFII/RQFII开放交易,其中初级产品占比分别达到96%和70%。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与进一步开放,为我们与中国市场参与者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我们期待挖掘中国市场长期增长的潜力。”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高层在论坛上表示。
打造“价格形成优势”,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近期,集装箱运价指数期货的上市标志着我国服务类期货品种对外开放取得重要突破。
作为制造、贸易和消费大国,我国已深度融入全球经济贸易体系,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动力来自于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提升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期货市场能够汇聚各方信息,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价格形成优势,助力实体企业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期货市场制度型开放格局初步形成,期货和衍生品法的颁布实施为市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投资者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增强了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在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上,境外客户参与数量持续增加,期货市场法治体系不断完善,为双向开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中国价格”在国际市场的应用日益广泛,原油、PTA等开放品种已成为跨境贸易定价的重要参考。我国原油期货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场,白糖、棉花等大宗商品在“一带一路”、RCEP等区域性贸易中发挥着亚洲时区定价基准的作用。
服务企业“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
甲醇期货是我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典型案例。郑商所正在推进甲醇期货及期权的国际化,帮助企业利用期货工具管理市场风险,提升产业链黏性,推动供应链协同发展。
我国期货市场不断完善品种体系,以适应企业发展和全球化经营的需要。郑商所已上市多个期货和期权品种,覆盖多个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形成国际化的风险管理平台。
中粮糖业利用白糖期货管理风险,成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桥梁。南华期货总经理表示,我国期货市场已进入质的提升阶段,配合企业走向海外,扩大开放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必由之路。
期市对外开放持续深化,跨境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开放型品种业务布局,完善开放条件下的制度规则,加强跨境监管与合作,维护期货市场的安全平稳运行。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