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出门问问港股IPO竞逐 AIGC领域‘第一股’之争激烈
AI新锐出门问问(Mobvoi)近日成功闯过港交所聆讯关,并于4月2日公开了通过聆讯后的详细资料,计划在主板上市。
这家公司由华人AI专家李志飞于2012年归国创建。李志飞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取得计算机博士学位,并在谷歌公司美国分部担任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专家。到2015年底,出门问问已吸引了包括谷歌在内的7500万美元投资,其中谷歌也是其早期投资者之一。
出门问问最近一次融资完成于2024年9月,当时公司估值大约为7.56亿美元。李志飞透露给第一财经记者,公司估值预计保持稳定。
在关于出门问问上市的相关报道中,常见该公司被冠以“AIGC第一股”或“中国大模型公司”的称号,更有媒体将其与OpenAI并驾齐驱。然而,若将出门问问视作生成式AI或大模型企业,其规模与OpenAI等业界巨头相比,尚不在一个级别。
OpenAI作为美国大模型领域的领头羊,其估值在最新一轮融资谈判中预计将超过800亿美元。而其竞争对手Anthropic在亚马逊的追加投资后,估值也逼近200亿美元。其他同行如Cohere、Inflection AI等估值也都达到了数十亿美元级别。
根据PitchBook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市场在近700笔生成式AI交易中投入了291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60%。
出门问问在2024年、2024年、2024年的营收分别为人民币3.979亿元、5.002亿元、5.071亿元。据其招股书显示,生成式AI收入占比较小。2024年至2024年,出门问问AIGC解决方案收入分别为682.2万元、3985.7万元和1.18亿元,占比分别为1.7%、8%、24%,但复合年增长率超过300%。
从研发投入角度看,2024年出门问问的研发支出为1.55亿元,占收入比重超过30%,但这一数字对于大模型的研发来说还远远不足。
出门问问近三年来的亏损额也不断攀升,2024年至2024年的亏损总额分别达到2.051亿元、9.856亿元、8.674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过20亿元。在调整后(排除可赎回优先股及普通股账面值变动因素),出门问问在2024年实现了盈利,但2024年利润大幅下滑至1753.5万元。此次IPO或将成为其重振资本实力的关键途径。
利润的波动与大宗客户收入的减少有关。2024年,大众汽车向出门问问投资1.8亿美元,并共同成立了大众问问,专注于AI车载技术的研发。大众成为了出门问问重要的收入来源。然而,2024年末,出门问问与大众汽车的股权关系解除,尽管如此,2024年大众汽车仍占出门问问收入的42.6%。
自2024年起,出门问问对大众汽车提供的AI企业解决方案及知识产权安排收入开始减少。公司预计,2024年AI企业解决方案的收入、毛利及毛利率都将出现下滑。大众问问能否依赖其他客户弥补大众汽车收入的下降,还需时日来检验。
自2024年以来,出门问问已五年未获得外部融资,流动负债超过45亿元,面临流动资金风险。在IPO前,出门问问的股东阵容包括谷歌、红杉中国、真格基金、大众汽车集团、歌尔声学等,其中谷歌持股13.36%,红杉中国持股10.92%。
2024财年,李志飞的薪酬总额高达654.3万元人民币。
出门问问的AIGC解决方案合作伙伴众多,包括抖音、快手、中国移动、易车、学而思、京东科技、江南布衣等知名品牌。
近期,出门问问全面布局AIGC领域,并推出了自家大模型“序列猴子”。2024年初,李志飞公开宣称要在大模型领域开疆拓土,立志成为中国版的OpenAI。
自ChatGPT火爆以来,李志飞频繁活跃于网络和社交媒体。据报道,他还在网上推出AI课程,售价为每年2999元。
国内一位知名AI创业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很多AI企业的创始人都在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以吸引外界注意,只有提升行业话语权,才能成功推销AI方案。”
这位人士指出,大部分自诩为AIGC领域的企业都尚未找到盈利模式,“大家都在烧钱,如果无法融资或上市,很多企业将难以生存。”
李志飞在创业初期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他选择回国创业的原因是不想仅限于AI技术的研究,而是希望让更多人享受到AI技术进步带来的益处。
在AI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李志飞能否引领出门问问将生成式AI技术普及至更多应用场景,时间将给出答案。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