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头条

1 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开幕

11月3日上午,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平谷区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市委书记尹力致辞并宣布大会开幕,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市委副书记刘伟出席开幕式。

尹力致辞说,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中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养育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了中国力量、提供了中国方案。当前,我们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将充分发挥科技、教育、人才优势,全力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为推进农业现代化、丰富世界粮仓插上科技的翅膀。我们将紧跟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农业中关村,与各方加强联合攻关,不断形成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深入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在“种业之都”建设进程中,与各方加强种业市场需求对接,深化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三链联动,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更好释放农业科技潜能。发挥北京科技服务能力和创新资源优势,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营造优良农业创新生态,积极融入全球农业科技创新网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国内外知名涉农科技企业在京布局发展,为全球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搭建追逐梦想的舞台。

2023农业科创大会召开,中关村保税区明年亮相

唐仁健致辞说,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加力推进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稳产保供科技支撑扎实有力,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加快推广应用,底盘技术研发攻关迈出坚实步伐,科技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当前,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新的重大突破。希望各方采取一致行动,以更加高效、更加绿色、更加智能的农业科技来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围绕基础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领域,联合攻克农业科技难题。携手推动成果互惠共享,以更大力度推广粮食绿色增产、智能种植养殖、生态循环农业等适用技术模式。共同促进科技人才交流,拓展农业科技交流广度深度。

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以“创新农业·共享未来”为口号,围绕“粮食安全与未来农业”主题,邀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家、教育家和企业家,以及优秀青年学生,共话世界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前沿话题,共享最新成果,推动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培育全球农业发展新动能。开幕式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荣誉主席肯尼思·奎因、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钟登华分别以视频形式或在现场致辞。

开幕式前,尹力会见了来京出席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的外方嘉宾。

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市领导张兴旺、吴孔明、孙其信、高朋、刘宇辉、王红,市政府秘书长穆鹏参加开幕式。

2 北京市领导前往中关村朝阳园调研

2023农业科创大会召开,中关村保税区明年亮相

10月26日上午,在出席中关村分园三年提升行动工作动员部署会间隙,北京市副市长于英杰来到中关村朝阳园,分别调研电子城高科、360集团,市政府副秘书长韩耕、朝阳园管委会主任杨洪福等领导陪同调研。

在北京国际电子总部电子城高科展厅,于英杰听取了朝阳园管委会主任杨洪福关于朝阳区科技创新和中关村朝阳园发展情况的汇报,以及电子城高科总裁龚晓青关于公司发展和产业布局情况的汇报。

在日前发布的2022年度、2023年度中关村分园创新发展综合评价结果中,中关村朝阳园在“城六区分园和亦庄园”分类中综合评价均排名第二位,其中每万名从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数、分园管理体制机制、工作落实质量等4个分项指标连续两年排名第一。电子城高科作为立足于中关村朝阳园发展的专业科技服务运营商,在北京市、朝阳区科技园区建设、高精尖产业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于英杰对朝阳区及中关村朝阳园积极发挥国际化资源优势、吸引国际创新要素聚集、推动科技创新和园区高质量发展,以及电子城高科积极服务区域产业创新给予积极肯定。

动员部署会后,于英杰一行走访360集团,就公司数字安全和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进行调研,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接待,360集团首席运营官叶健、360集团党委副书记、北京公司总裁施广强陪同调研。

周鸿祎向于英杰一行介绍了360集团自主研发情况和创新成果。360承建大数据协同安全国家工程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深度参与国家实验室科技攻关,位列2023中国民营企业专利发明500强第7名和科创投入500强前50;公司以“上山下海助小微”为使命,以数字安全和人工智能双主线,已累计捕获境外APT组织51个,占国内行业总数的99%;以“安全即服务”方式推出新一代安全产品360安全云,为城市打造“一云一脑五平台”的数字安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为城市提供实时感知和实时响应服务。同时,360自主研发千亿大模型360智脑,已经推出企业级AI大模型解决方案,助力城市和企业数智化建设。

于英杰对360集团作为数字安全龙头企业在守护国家安全、助力产业数字化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担当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园区主动为企业做好服务、为企业数字安全解决方案应用推广积极开放场景。

园区动态

3 “两区”建设助推创新成果加速落地 中关村综合保税区预计明年5月封关运行

海淀北部温泉镇,一个规划面积约40公顷、产业空间约62万平方米的综合保税区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将于明年5月封关运行。这就是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中关村综保区”)。

据悉,作为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中关村综保区拟构建“2+2+N”保税业务谱系,即以集成电路产业和医药健康产业为核心,人工智能产业和科技服务业为重点,拓展总部经济、跨境电商、数字文化、融资租赁等保税服务业态。

保税研发支持科技创新

在中关村综保区内,企业进口先进医疗器械用于研发,可以免办免征哪些许可证件和进口关税?答案是:无需提交许可证件和缴纳任何进口关税、环节税。

“‘保税研发’是中关村综保区的核心功能,我们将从业态准入、政策支持、监管模式等三个方面着手,突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北京海关所属中关村海关关长陈平说道。

在业态准入方面,中关村综保区将丰富“保税+”业态内涵,拓展高端设备的保税检测、保税维修等新型保税业态。在政策支持方面,中关村综保区将叠加中国(北京)自贸试验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政策优势,并将在综保区政策基础上对标国内外先进科技园区,聚焦高精尖产业领域开展制度创新压力测试。

监管模式方面,中关村综保区将充分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发展优势,研究融合AI物联网技术、视觉AI技术、区块链和大数据管理等前沿科技,打造保税研发的创新监管与便捷通关模式。

原创新药开发平台已入驻

资金是创新药企的命脉,无论是产品线的布局、临床推进的速度和效率,还是打造生产和商业化团队能力,都需要充足的现金流源源不断“输血”。在中关村综保区,研发设备进口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等政策红利,将帮助创新企业降低整体研发成本,增强科研竞争力。

自今年5月批复设立以来,中关村综保区已吸引一批企业进驻,百放英库医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员。百放英库公司负责人介绍,作为北京市第一家面向全球的原创新药开发平台,百放有大量国际采购业务,加入中关村综保区后,将大大缩短采购试剂、耗材、设备的周期。同时,综保区税收方面的优惠,使得公司可以将更多资金用于原创研究。

得益于“两区”建设对医药研发成果转化的支持,百放与北京市多家源头创新的三甲医院及高等院校开展了成果转化项目合作。目前,与天坛医院合作的项目已经推进到临床前候选药物阶段,正在探讨临床试验和对外授权的可行性;与同仁医院的合作项目预计今年四季度完成临床前候选化合物数据整理。对境内入区的不涉出口关税、不涉贸易管制证件、不要求退税且不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物品,海关实施便捷进出区管理,可更有效满足研发企业小批量、多批次的货物进出区需求。

“与在综合保税区外开展研发业务相比,在区内研发使用进口耗材也不涉及审价、征税等相关环节。”陈平说,这将有效节约企业时间成本、管理成本以及资金成本,加快企业研发进程。

综保区内打造科创高地

除综合保税区固有的政策优势外,中关村综保区的三大特色平台将为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按下“加速键”

中关村综保区内的特殊物品查验平台,将为生物医药类企业区内开展生产研发所需原材料、试剂等特殊物品提供查验、暂存场地;超洁净查验平台,将为集成电路类、检测类企业采购的芯片、晶圆等货物入区提供查验、暂存场地;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将以进口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重点,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机衔接,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龙头企业可以依托此平台开展相关业务,整合优势资源,享受政策优惠,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我们致力于将中关村综保区打造成为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综合保税区和科技创新高地,让综保区成为前沿科技研发创新平台、高精尖产业开放创新平台、开放政策创新‘监管沙盒’。”陈平表示,海关将通过用足用好“保税、免税、退税、免证”等优惠政策,发展一批新型贸易服务业态,助力北京市培育一批集成电路、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科技服务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

4 中关村海淀园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优秀”

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作,布局建设第一批66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北京市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入选。

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对第一批66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开展评审。近期,这一重磅评审结果出炉——北京市4个首批国家级产业集群中,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获评优秀等级。

从“创新样本”看活力

海淀区是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良好的产业生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契机。

位于中关村东路的智谱华章成立仅四年,已成为估值超100亿元的独角兽企业。智谱华章致力于打造新一代认知智能大模型,在发展过程中,切切实实感受到了“集群式”发展的能量。

“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的建立,意味着我们将获得更好地政策扶持、人才聚集、产业链协同等多方面的支持。在政策扶持下,公司可以加快研发进程,进一步探索世界领先的技术;人才聚集使得公司能够获取更丰富的人才资源,推动公司持续发展;产业链协同使得我们能够与上下游企业高效合作,更好地推进大模型生态建设与落地应用。”智谱AI相关负责人表示。

百川智能创立于今年4月,推出的百川大模型,率先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于8月31日起面向全社会开放服务。百川大模型在知识问答、文本创作等领域为用户带来全新体验。

“技术推进这么快,得益于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区域在产业政策、空间以及人才引进方面的支持,百川智能将继续走在开源模型的前沿,更好地支撑行业生态,为AI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产业集群发展。”百川智能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要素活跃、产业基础扎实、区位优势明显,吸引创业人才奔赴而来。更多的人工智能企业在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抱团发展,聚力成势,让产业集聚度、显示度、影响力走在全国前列!

从“关键数据”看实力

动能不断增强,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的澎湃活力更体现在一组组数据之中。

原始创新方面,区内聚集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和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聚焦通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前沿理论探索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高端人才方面,拥有一批顶尖科学家和产业领军人才,占全市的4/5、全国的1/5。

产业发展方面,围绕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设施、关键核心技术、行业应用等环节进行全产业链布局,目前已集聚企业近千家,占全市的2/3、全国的1/6。

在大模型方面,区内已集聚超70家企业、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开展大模型研发,在全国率先形成AI大模型集聚区。

从“产业支撑”看潜力

一组组数据是已经具备的实力“注脚”,产业集群发展的未来潜力离不开中关村科学城对人工智能“强而优”的持续支撑。

《关于加快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和《中关村科学城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先后出台,为产业发展打造动力引擎。推动大模型关键技术攻关为产业发展积蓄了强劲动能。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建设北京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则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迎来重要的发展窗口期,中关村科学城重磅打造中关村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首批正在建设五道口人工智能产业园、北大西门人工智能产业园、中关村西区人工智能产业园、清华科技园等4个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园,总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已入驻智谱、深言、面壁等大模型企业,并已获得北京市授牌。

赢得先机,赢得优势,积极推进大模型示范应用更将为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发展持续加码。中关村科学城首批发布“大模型+接诉即办”、“大模型+教育”、“大模型+医疗”、“大模型+医保”、“大模型+产业空间”、“大模型+办公应用”、“大模型+政务服务”等7个标杆场景,赋能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同时促进大模型技术落地和持续升级迭代。

在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集聚区的发展始终是蓬勃向上的!从企业落地发展到产业版图绘就,海淀不断增强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