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新增信贷额或迎年度‘终极下滑’,预示今年‘最后一降’
10月14日,央行公布的9月金融数据报告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达到25.66万亿元,同比减少3.68万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6.02万亿元,同比减少3.73万亿元。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76万亿元,同比减少3722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59万亿元,同比减少7200亿元。
专家分析,去年同期的较高基数是影响今年9月数据的关键因素。另外,去年9月的房贷利率调整政策效应显现,提前还贷现象减少,银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S)回表等因素,也使得当时贷款数据有所上升。今年以来,有效融资需求总体偏弱,加上去年高基数效应,导致9月社会融资规模和贷款增速略有下降。
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309.48万亿元,同比增长6.8%,较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为62.82万亿元,同比下降7.4%,连续六个月负增长,并创历史新低。
分析人士指出,9月末M1增速下滑幅度加大,主要受金融领域“挤水分”影响,企业活期存款同比减少,以及楼市调整下,居民存款向企业活期存款转化速度减缓。M2增速企稳回升,则得益于理财资金回流存款,市场信心有所恢复。9月24日一系列增量政策措施发布后,市场对支持股市稳定发展的工具反响积极,市场预期得到改善。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M2增速回升与信贷投放减少形成背离,主要是9月下旬市场预期转暖,大量资金从理财产品转入证券账户,对M2形成支撑。
9月贷款偏弱局面持续,企业贷款和居民贷款均呈现同比减少态势。专家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房地产行业调整、城投融资受限、终端消费疲弱等因素影响,导致企业投资意愿降低,贷款需求不足。同时,金融“挤水分”效应仍在持续,影响信贷增长。
展望未来,专家预计,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生效,特别是央行降息刺激信贷需求,新增信贷有望在10月开始同比多增。结构货币政策将精准发力,支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解决实体经济运行中的关键问题。四季度,银行将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居民房贷余额有望恢复增长,企业中长期贷款也将出现同比正增长。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