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观察】自年初以来,严格的监管态势在资本市场不断显现。截至7月底,已有330家企业撤销了IPO申请,这一数字大幅超越去年同期的136家。

在监管政策持续强化、上市门槛提升的背景下,IPO市场的生态环境正经历深刻变革。面对这一局面,拟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生力军”,如何提升自身素质,满足资本市场的新标准?

业内人士建议,拟IPO企业需全面提升,既要内部治理,也要外部建设。企业应首先进行自我审视,梳理出关键问题,并根据监管要求,从制度构建和经营能力等方面强化公司治理。同时,企业还需注重品牌塑造,在合规的基础上,积极展示企业价值,增强投资者信心。

IPO撤单观察⑥:拟上市公司如何全方位提质体检以实现价值最大化

强化“内功”,

拟IPO企业须打造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化企业治理的关键在于制度而非个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商学院教授张功富指出。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不仅是企业上市的基本要求,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动力源泉。

企业内控制度涉及财务、决策、信息披露、治理结构等多个层面。在当前监管趋严的环境下,拟IPO企业的财务问题尤其受到关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对330家拟IPO企业的财务质量、经营状况、股权结构等多维度分析,发现财务质量问题是企业关注的重点之一。

IPO撤单观察⑥:拟上市公司如何全方位提质体检以实现价值最大化

财务指标是企业经营状况的直接反映。文丰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奇慧指出,拟IPO企业应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和审计规范,提升企业合法合规水平。

拟IPO企业除了加强内部规范,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外,还可以借鉴行业领先企业的管理制度,提升自身的治理水平。

增强“自我造血”能力,

IPO企业的独立盈利能力是核心

拟IPO企业的独立可持续盈利能力是其发展的基石,也是投资者信心的来源。

数据显示,拟IPO企业撤单的原因中,独立可持续经营能力弱是一个重要因素。

拟IPO企业需要梳理自身的核心价值和业务模式,探索客户多元化,优化内部治理,拓展市场渠道,强化自我“造血”功能,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提升企业的独立可持续经营能力是公司治理的关键。这需要企业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从多个维度入手,解决关键问题,提高IPO成功率。

同时,对于合理的关联交易,企业应做好信息披露,向市场释放合规经营的信号,增强投资者信心。

关注舆情管理,

合规前提下实现价值释放

拟IPO企业的重大舆情问题受到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去年底,上交所要求保荐机构对IPO企业的重大舆情建立管理机制,并及时报告。

今年3月,证监会提出,辅导监管要关注板块定位、产业政策和关键少数的声誉,及时处理问题。

拟IPO企业应在信息披露合规的基础上,梳理舆情风险点,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提升品牌形象。

今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提升了舆情管理水平,拟IPO企业可以借鉴这些经验,提前建立完善的舆情和信息披露制度,降低声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