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规模在2011年未能实现显著增长,但市场在品种、业务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步伐并未放慢。

品种创新持续发力

2011年期货市场年终大盘点:创新高光时刻的非凡之年

经历一年的沉寂后,今年三大商品期货新品种登场:焦炭期货和甲醇期货成为全球首个同类品种,铅期货进一步丰富了国内有色金属期货的版图。

然而,新品种的交易情况并不理想。铅期货、焦炭期货和甲醇期货的11月日均成交量分别为430手、6510手和8241手,而持仓量分别为1748手、4658手和7474手。相比之下,2009年上市的其他期货品种在12月的日均成交量和年末持仓量均远超新品种。这表明,今年的新品种整体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业务创新迎来突破

与品种创新相比,期货公司新业务的推出更为市场所瞩目。在全球金融环境严峻的背景下,我国期货市场依然稳步推进品种和业务创新,展现了管理层对期货行业发展的坚定信心。

投资咨询业务的开启标志着期货市场业务创新的加速,国联期货总经理马海疆认为,这一变化至少打破了期货公司单一的盈利模式。尽管市场对此业务的实际效果持保留态度,但行业内都在积极准备创新。

监管新规推动质变

今年以来,监管层出台多项新规,旨在规范市场发展,提升期货市场功能。包括实际控制关系账户报备制度、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期货账户规范工作等,以及国务院对交易场所的清理整顿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修改完善。

陈冬华认为,监管层更注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引导期货公司建立合规运作的长效机制,为行业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监管新规的出台也引发了关于监管细致程度的讨论。陈冬华建议,适度放宽监管尺度,鼓励期货公司创新,同时在限制高频交易、持仓限额制度等方面进行优化,以提高监管效率。胡俞越则认为,监管的关键在于完善和改善,以鼓励竞争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