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研报背后的隐秘信息与多维解读技巧
券商研报的隐秘细节与深度解读
1/5、探究研报的“事实、假设、观点”
一位关注我已久的同学向我提出建议:你经常参考券商研报,我在券商研究所实习过,写过不少研报,坦白说,大部分研报质量一般。在我看来,它们只是整理了客观信息,而那些主观的观点、判断、预测等,常常缺乏依据。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作为业内人士,我深知研报中的水分。然而,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研报是获取公司研究资讯的重要来源,尽管存在不足。
研报的撰写基于假设,求证则需后续跟进。研报往往呈现结论性内容,易给人“拍脑袋”的印象。
研报的时效性也是个问题,等你拿到手,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交易时机。依赖研报进行交易,仍然是“消息买卖股票”的思维,胜算不大。
卖方研究团队虽然拥有丰富信息,但到你手中时,信息可能已过时。如果没有研报覆盖的公司,研究价值也不大。
作为一个专业投资者,我依然以研报的连续分析为核心,但正确的态度是将其作为“研究参考”,帮助理解公司。
研报的理解顺序应为“行业框架——公司深度分析——事件分析”。
行业框架研究建立基本看法,深度研报帮助全面理解公司。大部分投资者接触的是“事件跟踪型研报”,若没有建立基本研究框架,会感到迷茫。
研报的连续性意味着假设在一份报告上,求证在后续跟踪中。因此,我们要分清报告中的“事实、假设、观点”。
2/5、卖方研究的立场与话术
假设你是企业高管,信息来源主要来自下属汇报,每个下属的汇报都有个人立场和利益关系。下属可能报喜不报忧,作为上司,你需要具备“自动翻译机”,还原事实。
卖方研究员就像下属,你需要识别出优秀研报。被下属蒙蔽是老板能力不足,看不懂研报是没习惯其话术。
卖方研究员不能实话实说,因为他们要依赖上市公司提供信息,不能表达负面观点。一旦发现某公司研究团队“失踪”,公司可能出了大问题。
分析师收入与分仓佣金挂钩,对市场认同度高的公司必须推荐,即使内心不认同。此外,分析师追求职业成就,需要在行业中挖掘黑马。
分析师常用语术包括将观点或假设表达成事实、坏话好说、用高大上词汇淡化风险等。
理解这套术语,需要洞察人性。下属汇报时,常报喜不报忧,研报也是如此。未被提及的内容可能是问题所在。
3/5、研报群阅读法
在阅读研报前,对恒顺醋业有一个框架性看法:醋是必选消费品,行业集中度低,恒顺醋业是老字号,有根据地市场,但面临口味地区性差异的挑战。
快速浏览16份研报标题,找出最常出现的词。例如,“稳”字表示预期不高,实际达到预期;“改革”字眼多,但“稳”字表明改革任重道远。
关注重点跟踪机构的报告,分析“毛利率提升”的原因。整体上看,恒顺醋业没有明显变化,股价强势只是板块跟涨。
“研报群阅读法”是通过比较研报标题,与自己的研究框架对比,看基调是否有变化,不同描述的原因是什么。
4/5、关于盈利预测
研报的逻辑重要,业绩预测也要看。业绩预测用于量化研究结果,对交易决策有影响。
预测增长率是定性研究的重要依据,影响估值。预测数值的变化方向比具体数值更重要。
投资者常关注预测准不准,但研究不是“算命”,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准的错误”。
分析师的预测可能不准确,需要统计过去一两年机构预测与实际业绩的吻合程度。
5/5、利用研报进行“历史分析”
珀莱雅去年2月的研报预测未来三年线上线下增速,一年后,线上增速超过预期,线下符合预期,但直营店开店速度无起色。
股价上涨160%,业绩上升40%,估值上涨80%,估值影响大于业绩。珀莱雅从传统品牌变为线上品牌,估值提升的原因是品牌转型。
研报的“历史分析法”帮助我们理解公司成长脉络,感受研究重点的变化。这是研报最重要的作用之一。
总结研报分析重点:假设、事实、观点三要素,研报话术体系,研报群研究法,如何看待业绩预测,研报的“历史分析法”。
重要的是,研报不是来龙去脉完整的资料,阅读时要带着问题,建立行业或公司基本框架,阅读后有结论,有下一步研究重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