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月中旬起,中国A股市场表现平淡,交投缺乏热情。无论是象征大盘股走势的沪深300指数和上证指数,还是代表中小盘的中证500指数,均在一个固定的区间内窄幅震荡。结合4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一季度得益于稳增长政策的经济回暖似乎已告一段落。中央再次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预示着短期内经济可能面临一定压力。经济活动的环比减缓,叠加产能过剩、库存和杠杆的调整,资金正逐步从虚拟转向实体,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这些因素均对A股市场构成压力,股指期货市场也继续寻求市场底部。

企业盈利能力减弱

A股波动可期 期指寻底之路漫漫

已经发布的投资、消费和出口数据均呈现环比下降趋势,同时,工业企业利润也明显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至4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6.5%,增速较1至3月下降了0.9个百分点。伴随着企业盈利能力减弱,库存持续下降,财务风险逐步上升,投资者对持有股票的信心不足。

经济数据显示外需依然疲弱,民间投资增长乏力。一些制造业和民间投资的增长速度仍在惯性下滑,这表明尽管新兴产业的投资有所增加,但仍不足以弥补传统领域的衰退,经济缺乏内生增长动力。历史数据显示,当PPI环比达到顶峰时,企业利润率也通常接近顶部。企业盈利能力的拐点出现,既反映了政府投资刺激政策的边际效应递减,也不利于股市估值的提升。

政策层面未见明显利好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去产能可能导致更多的违约和坏账问题浮出水面,监管部门对这一风险的排查显示了其重视程度。自4月份以来,金融监管措施趋严,包括加强资产管理公司的杠杆约束、提高基金子公司的设立门槛、暂停部分银行的分级理财产品销售、以及对票据业务的排查等,这些举措明确体现了监管当局对杠杆和坏账风险的担忧。权威人士指出,金融市场将回归其基本功能,预示着金融抑制时代的来临,资金将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金融资产的表现可能不太乐观。

近期,央行报告也显示货币政策不太可能进一步放宽,维持现状已是比较乐观的预期。未来,央行货币政策将更倾向于服务于改革和去杠杆,意味着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有限,甚至可能略有收紧。

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

随着美联储会议纪要的发布和美联储官员的系列讲话,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不断升温。5月27日,美联储主席耶伦表示,如果经济数据改善,未来几个月加息是合适的。耶伦的讲话使得市场对7月加息的预期升至62%的历史新高。美联储一直在试图引导市场预期,但债券市场对加息的反映始终低于美联储的前瞻指引,这可能导致风险资产价格因利率上升而遭到重估和抛售。即使市场对美联储加息有所预期,但金融市场回调的力度仍然可能较大,包括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和风险资产的抛售。

总体而言,经济增长动力的减弱和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为股市的疲软奠定了基础。供给侧改革带来的短期阵痛、政策面引导资金“脱虚向实”以及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增强,都缺乏推动期指反弹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