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北交易所IPO审核进入"静默期",连续六周未见新项目上会,反映出监管层对IPO质量的严格把控。据透露,本周将继续维持这一态势,使得"零上会"现象得以延续。与此同时,终止审核的企业数量维持在较高水平。投行专家指出,随着IPO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未来新股发行将更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长达六周的"零上会"现象引起了市场关注。数据显示,自春节前最后一周以来,沪深北交易所就没有召开过上市审核会议。截至目前,相关会议公告依旧未发布。预计短期内,上市委恢复审核的可能性不大。

从批文发放情况来看,自去年八月证监会提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以来,每周注册生效的项目数量稳定在两个,总计已有55个项目完成注册生效。

一位北方券商的高管分析,考虑到当前市场环境、新股发行节奏以及监管态势,预计每周将有大约两家公司发行新股。目前,已通过审核但未取得批文的项目约有180个。

与此同时,撤单企业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从今年初至今,已有80家企业终止IPO,与去年全年的比例相比,终止上市的趋势更为明显。

IPO全流程的严格监管政策是撤单企业增多的重要因素。上周,就有7家企业因突击分红问题撤回了申请材料。

中介机构在资本市场的监管角色愈发显著。今年以来,监管机构对券商及其从业人员在IPO保荐业务上的违规行为进行了处罚,共计开出30余张罚单,以示警示。

IPO'零上会'趋势明显,新股发行质优为先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的院长指出,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监管层对市场"入口关"的把控更加严格,中介机构的责任也被进一步强化。未来,从严监管将成为常态,市场参与者需更加勤勉尽责,避免违规行为对声誉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