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家电行业洞察: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深挖景气赛道,精准把握结构性机遇
根据奥维云罗盘数据,2023年1至10月,空调线上累计零售量、额分别同比+16.47%、+18.64%,累计线下零售量、额分别同比-2.06%、+2.33%,空调线上零售量额均实现了明确增长。我们比较了今年空调零售与其他家电品类的销售变化趋势,发现:1)空调销售与同为地产后周期的冰箱、洗衣机、集成灶、厨电套装等品类趋势并不一致。除了22Q1低基数带来的23Q1后地产周期品类相似的增长外,23Q2空调线上销售的增长明显高于其他地产后周期品类。2)空调与可选家电消费的销售增长趋势也明显不同。以投影和扫地机器人为例,23年前10个月,投影仪线上累计销量同比下滑31.13%,扫地机器人线上累计销量同比小幅增长1.29%。
从终端零售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今年空调的零售表现与地产beta和消费beta的关联度并不强,那么是什么支撑了空调的增长呢?我们认为是更新需求支撑了今年空调较为稳健的终端需求。从均价角度来看,23年1-10月空调线下零售均价同比均有所提升,前10个月线下空调零售均价同比增长4.27%至4117元。线上零售均价在空调销售旺季的4-8月也有所提升,旺季空调线上销售均价同比增长2.43%,年累计均价同比小幅提升0.45%。
空调作为较为成熟的耐用消费品,价格也相对较为稳定,因此其价格更多受主要原材料价格影响。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空调均价走势与成本走势产生异常背离。从22年4、5月份开始,家电主要原材料价格出现了显著下降,但空调均价并未根据成本降幅进行明显调整,反而同比继续小幅上涨。
那么,既然成本似乎并非此次推动空调价格上涨的原因,那么这一轮的空调上涨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原因还是产品结构升级所带来的价格中枢提升。从产品特征来看,我们认为主要是以下3类的产品结构变化带动了中高价位带占比的提升:1)大制冷量空调占比提升;2)定频到变频,能效标准提升带动均价提升;3)多样化功能带来附加价值新风、柔风、除菌等功能也逐渐成为消费者在购买空调时所关注的附加功能。根据中经智库发布的《2023年夏日空调消费趋势观察》,基于苏宁易购大数据,今年夏天一级能效空调订单增长22%,新风空调订单增长42%。
除了产品结构、价格可以从侧面验证空调需求中更新需求比例的增加,空调的报废情况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更新需求的增加。空调具有明确的安装属性,因此更新可以通过安装后的报废回收量得到体现。根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信息管理网站公示的19个省份59家企业的废电器拆解情况,20年空调回收总量相较19年有明显大幅提升,同比增长62.84%。我们认为该趋势与2007年底开始的家电下乡政策所带来的家电销售高增相符,该时间段销售的产品逐渐进入回收报废期。22年受外部因素影响,部分更新需求受到短期遏制,回收量增速与其本应对应的10年后的空调销售快速增长产生背离。但进入2023年后,空调回收数量出现明显回升趋势。
空调对于日常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显著,在首次购买时消费者可能更加注重基础功能,但随着日常使用的增加,消费者对于空调衍生出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在二次购买的时候也会对空调产品的品牌、外观、附加功能等产生更多的要求,从而也带动了空调产品结构的升级。
综上,我们认为在消费弱复苏的大背景下,空调依旧延续了结构升级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我们认为空调的需求仍偏刚性,行业或正在步入以结构升级为特征的新一轮更新周期。
2.1 容量、外观、功能持续升级,冰箱产品价格仍有上升空间
根据奥维云罗盘数据,2023年1-10月份冰箱线上线下销量累计同比-5.58%、-0.08%,线上线下销额累计同比+4.49%、+4.71%。从均价来看,23年1-10月冰箱线上线下均价分别为2501元、6576元,分别同比+10.66%、+5.54%,线上均价涨幅较22年(+0.17%)加大,线下均价提升幅度(+5.54%)环比22年略有缩窄。
和空调类似,今年冰箱的原材料成本并没有出现明显波动,我们认为目前主要仍然是产品结构变动推动的冰箱均价的提升。
1)容量:大容量占比进一步提升
随着家庭消费习惯的变化,消费者对于冰箱容量的需求不断提升,根据奥维云网数据,600L以上大容积冰箱产品的销售额的线上线下占比由20Q1的5.3%、13.4%,分别上升至23Q1的12.8%、24.3%。
从冰箱的形态来看,大容量占比较多的多门冰箱的销量占比也在不断提升。以今年国庆期间销售为例,根据奥维云网数据今年国庆对开门冰箱线上线下销售额占比分别为25.7%、16.8%,今年线上线下对开门冰箱占比均有所下降,分别同比下降11.8pct、8.9pct,而十字4门冰箱销额占比均提升了11pct,线上线下销售额占比分别达到了37.1%、41.8%。
2)形态:零嵌、平嵌、全嵌成为新潮流
普通冰箱深度可以达到65cm以上,而家装传统橱柜深度一般小于60cm,因此往往不够美观。随着消费者对于家装整体美观度要求逐步提升,冰箱的形态和功能也在随之发生调整。
根据卡萨帝天猫旗舰店,目前卡萨帝提供原创平嵌、零距离自由嵌入式和自由嵌入式三种嵌入式产品:1)原创平嵌:两侧与橱柜紧贴,因此散热采用底部前置散热,可以实现直角全开,同时冰箱厚度仅为超薄60cm;2)零距离自由嵌:和原创平嵌相比,自由嵌产品并非超薄的60cm,但也可以两侧与橱柜紧贴;3)自由嵌入式:自由嵌入式冰箱在产品和橱柜之间仍需要2cm的散热边距,同样可以实现直角全开。
3)新功能:制冰、除菌、冰水等附加功能
在功能方面,各个品牌也在努力满足消费者更加个性化的需求。例如现在很多产品在冰箱内都内置了单独的制冰盒,甚至是外置的冰水接口,满足年轻消费者对于冰饮的需求;许多型号将部分分区设置为单独温控,从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储藏偏好;针对蔬菜、母婴、生鲜等需求也推出了各种不同的单独分区。
我们认为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发展,冰箱企业或将推出更多可以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的产品,在容量、外形、功能设计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同时将智能化功能与产品相结合,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优质的产品,推动产品结构升级,实现产品价格中枢的抬升。
2.2 高端产品比例提升增加上游不锈钢装饰板企业发展机会
除了冰箱整机企业有望持续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带来的增长,一些产品变化趋势也有望为上游产业链企业带来更多增长可能。家电原材料中最常使用的除了塑料、铝、铜,还主要包括钢材。随着大家对家电的品质、美观等方面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家电的材质也从普碳钢逐渐升级到更光洁耐用的不锈钢。根据SMM调研,一台冰箱、微波炉、空调、洗衣机、热水器所需要的不锈钢用量分别约为9/1.8/1.5/12.5/10kg。
和其他材料相比,不锈钢材质的家电拥有更加耐用、更容易清洁、更加卫生、更易客制化等优点。目前国内在售的不锈钢面板的家用冰箱多为外资品牌,而商用冰箱、冷柜方面不锈钢饰板则较为常见。
我们认为随着国内高端冰箱占比的不断提升,使用不锈钢作为装饰板的SKU有望增加,国内高端不锈钢装饰板企业有望受益于该趋势。物产金轮全资子公司南通海门森达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拉丝、镜面、刻蚀、镀钛、喷砂、和纹、压花、抗指纹、疏油疏水等不锈钢装饰板,被广泛应用于电梯、家电、厨卫、建筑装饰等领域,年产量达16万吨。在家电板块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了海尔、博世、斐雪派克、伊莱克斯、LG、GE、美的、老板、华帝、方太等。
3.1 面板价格波动边际影响减弱,大屏化、高端化推动彩电均价提升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前三季度我国彩电零售量为2163万台,同比-13%,前三季度彩电销额达到727亿元,同比-5.56%。10月线上线下彩电销售额规模分别同比+9.8%/+10.4%,环比增速有所提升。双十一期间,彩电销售量为403万台,同比-14.5%,但销额同比+8.2%达到158亿元。
销额增速显著高于销量增速,彩电均价持续提升。双十一期间,彩电销额均价为3910元,同比+26.5%,23Q3线上线下彩电均价分别为2677/5344元,较22年均价分别+12.72%/+2.55%. 彩电均价的提升是因为面板价格导致的被动提价,还是产品结构性变化所带来的呢?
1)电视受面板价格影响程度逐渐减小。面板价格是影响电视厂家定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随着国内面板产能的增加和整机厂商产业链一体化的推进,电视整机厂对于面板的成本管控能力逐渐加强。在21H1以前,电视价格变化与面板价格波动较为一致,2019年线上线下彩电价格随着面板价格的下跌也呈现出下降趋势,但22年下半年起,尽管面板价格快速下跌,但彩电终端价格仍维持了同比上涨的趋势。
2)消费习惯变化,彩电大屏化趋势持续。除了面板成本,电视需求的结构性变化是推动均价上涨的重要因素。23年3季度65吋及以上电视销量占比达到47.2%,较22年增加了8.3pct,较2016年增加了42.60pct。23年双11彩电线上市场平均尺寸达到了64吋,较22年增加了2.7吋。
3)消费升级,彩电高端化占比提升。大屏化趋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价位段产品占比的提升,但从同尺寸的产品均价表现来看,65寸及75寸电视Q3均价分别为3143元/台、4548元/台,85寸及以上大尺寸产品均价同比有所下降,23Q3 85吋、86吋、98吋电视线上均价分别同比-4.57%、-5.77%、-13.19%。除了大尺寸带来的价格推动,消费者对电视品质要求的提升也带动了价位段的提升。
产品高端化往往伴随着技术的迭代,尽管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液晶电视始终为市场主流,但渐进式的技术创新也在不断迭代,出现了MiniLED、MicroLED、QLED、ULED等新的技术类别。
MiniLED、QLED高端市场占比快速提升。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3年3季度QLED、激光电视、量子点电视、miniLED、8K销量占6000元以上销量的比例分别为1.70%、3.30%、21.60%、16.80%、1.20%,高端市场OLED、8K电视占比均有所下降,MiniLED和QLED电视产品市场份额较21年则均有所提升。
3.2 MiniLED渗透率快速提升,厂商集中布局带动产业链投资机会
23年双11期间MiniLED产品销量达到13.7万台,市场份额达到4.5%,我们认为MiniLED渗透率加速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3点:
1)技术和产品优势:MiniLED显示技术拥有亮度和色彩饱和度高、应用灵活等优势,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同时和OLED相比,MiniLED更加轻薄易安装、应用领域广泛、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MicroLED显示技术工艺要求高,MiniLED相对而言目前已较为成熟。
2)厂商集中布局,价格逐步下探。23年,国内头部品牌海信、TCL、创维均推出多款MiniLED产品,23年截至3季度,我国彩电市场MiniLED电视在售机型达182款,较22年增加了86款。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销售规模扩大,MiniLED产品的价格也正在逐步下探。23年3季度55”/65”/75”/85”/86”/98”MiniLED电视均价分别同比-18.16%、-11.75%、-10.77%、-32.14%、-20.60%、-49.70%。98吋的MiniLED均价由22Q3的46338元下降至23Q3的23310元。
10月底,小米推出了MiniLED新品SPro,85吋首销券后价7999元,65吋/75吋首销价格分别为4999/6999元,均大幅低于目前市场均价。我们认为,小米推出的低价新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吸引更小消费者了解MiniLED产品,从而加速MiniLED产品的渗透。
3.2.1 整机厂商:海信视像、TCL电子
1)海信视像
海信作为国内黑电龙头之一,在MiniLED和激光电视两大新型显示领域均有所布局。9月份,海信发布ULEDXMiniLED产品,推出了全球首台4万级分区MiniLED海信电视UX,也推出了国内首台毫米波全维感知MiniLED电视U8KL。85UX在北美上市,定价3998美元。
取得乾照光电控制权,推动产业链一体化。23年1月底,海信视像累计投资乾照光电16.05亿元,取得其控制权。控股乾照光电是海信在显示产业链的战略布局,有利于公司加快MiniLED、MicroLED等新技术的研发和产品推广,也利于公司建立市场、供应链的资源优势。我们认为未来海信或凭借其产业链优势,将进一步加快对MiniLED产品的布局。
2)TCL电子
TCL是全球首家推出并实现MiniLED电视量产的企业,从2017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