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时代的到来,正悄然重塑着股票交易的格局与投资者的操作策略,甚至对基金的评价体系带来潜在冲击。一家沪上基金公司的高层在内部策略会上直言,面对期指,他们已从过往的漠视转变为现在的密切关注。

众多基金管理机构对于即将到来的期指交易显得谨慎而犹豫。一方面,监管层尚在制定基金参与期指的具体规则,缺乏明确的操作指南让他们感到困惑;另一方面,人才储备不足和对期指交易模式的不熟悉,让他们在新型金融产品面前止步不前。

此情此景,让参与过两岸金融期货市场建设的专家方世圣感到似是故人。他曾担任台湾期货交易所结算委员会主席,见证了台湾地区期指市场的发展。在与大陆基金公司的交流中,他发现两地基金业对期指的态度颇为相似。

回忆起台湾期指刚推出时的情形,方世圣说,那时台湾基金业对期指几乎无动于衷,因为市场对此知之甚少,公募基金心中无数,交易所对期指的影响也缺乏预见。1998年,台湾地区推出期指,由于缺乏借鉴,基金公司长时间对其置若罔闻,更别提利用期指进行风险对冲。

当时,监管机构对基金参与期指交易的限制,也限制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基金参与期指的比例一度被限定在募集资金的10%,这一数字后才逐渐放宽。与此相似,两年前方证监会的征求意见稿也提出了10%的比例限制。

一位深知衍生品交易的基金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比例对单一基金的避险效果有限,更多的是尝试性的探索。方世圣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这是在尝试水温的过程。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按照“高标准、稳起步”的原则,监管机构在期指推出的初期不会大幅放宽基金参与的比例,待基金业熟悉避险工具后才会逐步放宽。

但方世圣注意到,近年来台湾基金业对期指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那些擅长运用期指的基金排名逐渐上升。在台指大跌期间,及时进入期货市场避险的基金,表现明显优于大盘和同业。

基金谨慎待期指:实战经验不足致迟疑不前

台湾期货交易所的统计显示,排名前十的基金平均绩效仅下跌10.28%,避险比例高达65.21%,而排名最后的基金则完全没有利用期指。方世圣认为,这就是期指避险效应带来的差距。

方世圣在与台湾同行的交流中总结出,台湾基金业的变化是“羊群效应”的体现,一旦有基金开始参与期指,其他基金很快就会跟随。

在方世圣的观点中,大陆基金业在期指方面的表现已超越了当时台湾基金业的水平。大陆基金公司对期指的兴趣更浓,且由于期指推出时间较晚,有更多成熟市场的经验可以借鉴。

方世圣预言,由于两岸在文化、投资者思维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大陆基金业在期指的运用上可能会走台湾曾经走过的路,但适应期指的过程将会更加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