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正生物IPO:毛利率走势异于行业,非员工低价股权激励引关注|深度观察哨
医药外包领域IPO动态观察:都正生物坚守阵地,面临毛利率异动与股权激励争议
今年,众多医药外包公司选择撤回IPO申请,然而,身处CRO赛道的长沙都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却选择了继续前行,并两次回应了深交所的问询函。
深入分析都正生物的回复函,我们发现公司仍存在毛利率走势与行业不符、股权激励对象包含非员工、创始团队套现等问题。在IPO监管日益严格的背景下,都正生物能否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一、毛利率走势异于行业,子公司业绩波动
从2024年至2024年上半年,都正生物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现增长态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补助对其净利润的贡献不容忽视。在此期间,政府补助占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24.19%、14.98%、11.7%、8.75%。
此外,根据都正生物对深交所第二轮问询函的回复,公司业绩增长已出现放缓迹象。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增长15.26%-26.79%,净利润增长2.86%-10.58%。这一增长速度与前两年相比明显放缓,主要原因是综合毛利率的下滑。2024年至2024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2.05%、39.92%、42.38%、33.96%,临床研究服务毛利率分别为42.07%、39.9%、42.36%、33.43%。值得关注的是,临床研究服务的毛利率走势与同行公司相悖。
二、股权激励涉嫌利益输送,创始团队套现引关注
除了业绩放缓外,都正生物的股权激励计划也备受争议。公司曾进行两次股权激励,涉及众英成、众利成、众润成等持股平台。在2024年的股权激励中,价格仅为9元/股,低于2024年外部投资者的入股价格。此次激励对象甚至包括已离职员工和员工家属。
此外,创始团队多次套现也引发关注。2024年至2024年,实控人欧阳冬生和另一位创始人余鹏分别套现1875万元、3150万元和800万元。
综上所述,都正生物在IPO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能否顺利登陆资本市场,还需市场和监管层面的进一步审视。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