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家创新新格局,全面激发自主创造潜能;巩固企业创新核心地位,鼓励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构建全方位创新支持体系……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速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如何借助科技创新推动产业体系革新升级?代表委员们就加强基础研究、深化产学研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等议题提出宝贵意见。

深耕基础研究,激活创新源泉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系统布局基础研究,持续支持创新基地、优秀团队和关键领域,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必须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强有组织的科研活动,推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将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转化为科技创新项目的课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如是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旭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应提高财政对基础研究领域的支持,启动重大科技项目,引导社会和企业加大投入,推动新技术、新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科创驱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创新转型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史浩飞主任提出,鼓励科技领军企业设立基础研究实验室和基金,优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领军企业的支持机制,放宽科技企业参与条件,促进资源整合。

科创驱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创新转型之路

供需对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岚图汽车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开展新能源汽车课题研究,伊利集团参与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众多产业中,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愈发紧密。

“构建多方合作研发平台,既能提升企业效率与品质,也能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专家王彩云指出,紧密合作有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全国政协委员、北方工业大学李全明院长提出,需解决产学研合作深度不足的问题,建议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高校与产业聚集区域合作,培养适应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瑞松智能科技孙志强董事长认为,应提升产学研融合度,建立权威信息平台,打破合作壁垒,实现供需有效对接。

优化人才培养,培育创新沃土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构建国家战略人才队伍,培养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人才发现与培养机制,建设人才培养平台,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力量。应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良性循环。”王彩云代表表示。

袁亮代表认为,科技型企业应明确研发方向,强化高端人才引育,共建人才联合培养“创新班”,将创新平台建设成为人才培养的沃土,为产业体系建设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