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辉煌:一群人造就10个IPO,26只独角兽奇迹
2019年5月的一天,碧桂园创投的合伙人牛若磊带领团队步出蓝箭航天的大门。这次,他们深入了解了这家领先的中大型运载火箭制造商。
在那个时期,商业航天对于大多数风险投资者而言,还是一个相当陌生的领域。牛若磊团队经过一番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阶段,可能恰似十年前的美国,正处于SpaceX尚未发射首枚火箭的时期,“我们坚信中国市场同样具备巨大的潜力”。在对行业进行深入分析后,他们将目光投向了蓝箭航天,得知该公司正在寻求融资,牛若磊迅速带领团队赶赴北京,与蓝箭航天创始人兼CEO张昌武进行了会面。
作为中国最早涉足商业航天领域的公司之一,蓝箭航天是国内首家与SpaceX对标的液体火箭制造商。张昌武自2017年起,放弃了研发难度较小、投入较少的固体火箭,转而研发中大型液体火箭。经过两年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公司迫切需要资金推动研发进程。相比小型火箭,蓝箭航天的模式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难度也更大,多家投资机构在接触后选择退出,公司融资陷入困境。
在与张昌武的首次交流中,牛若磊团队成员心中充满了疑问:“市场在哪里?能否盈利?项目难度如何?蓝箭团队能否成功?还需要哪些条件?政策是否支持……”这些问题在初次见面时并未得到解答。
那时的碧桂园创投成立不到半年,尚未投资任何硬科技项目。
为了深入了解,牛若磊及其团队拜访了监管部门、产业链上下游、潜在卫星客户、行业专家以及公司管理和技术团队数十人,与张昌武本人进行了五次深入交流。他们花费了近半年的时间,调研了全行业的企业,最终认为只有走SpaceX的模式,自主研发、重资产投入,才能取得最终成功。按照这一标准,蓝箭航天成为了当时最值得投资的目标。
然而,这个项目资金需求巨大,不能轻易决策。牛若磊经过调研,估算大约5亿人民币能够让蓝箭航天制造出一枚火箭,并备有两发。2019年12月,碧桂园创投果断独家投资蓝箭航天5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成为商业航天领域迄今为止单笔最大的投资。
这笔融资震惊了整个行业,也为蓝箭航天的后续研究和融资打开了大门。随后,红杉中国、经纬中国、基石资本等知名机构纷纷加入,蓝箭航天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完成了12亿人民币的融资。到2020年底,蓝箭航天估值已超过80亿人民币,成为真正的独角兽,碧桂园创投至今仍是其背后最大的机构股东。
两年后,张昌武回首往事,依然感慨万分:“我们始终认为碧桂园创投极大地改变甚至决定了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方向和节奏。2019年碧桂园创投的出现和对我们的支持,验证了一件事:在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过程中,有人愿意支持理想。”
对于碧桂园创投而言,蓝箭航天同样具有特殊意义——这是团队投资的第一个硬科技项目,也是他们在行业先锋中精准投出的明星项目。
自此,这家带有地产背景的CVC机构崭露头角,一次次打破外界的刻板印象。
碧桂园创投三周年
华南创投崛起一支新军
追溯碧桂园创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15年。那年,现任碧桂园创投创始合伙人周鸿儒开始在集团内部领导投资团队,探索资本创新,协助集团进行资本运营。碧桂园创投管理合伙人代永波回忆,最初团队只有三四个人,他们建立了包括股权投资在内的三个业务板块,这是碧桂园创投最初的雏形。
有趣的是,早期的业务板块与黑石集团的结构非常相似。有了集团的资金支持,这个小团队从LP开始试水,随后三年内出资支持了数家头部GP,并帮助集团梳理地产主业之外的副业,担任内部财务顾问。
2019年1月,初创团队迎来了重要的里程碑——作为集团直属股权投资事业部的碧桂园创投正式成立。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如果说正式成立之前是以赢得集团信任为阶段性成果,那么从2019年起,碧桂园创投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赢得市场的信任。
一家地产CVC应该如何投资?代永波坦言,当时市场上最顶尖的投资机构,如红杉、高瓴、腾讯投资等,都曾是碧桂园创投深入研究的对象。“那时我们的策略比较简单,先研究头部机构的投资组合,参照他们的盘子,我们用足够的资源和努力,在足够早的时点进入。”
集团背景让碧桂园创投在入场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进入新行业,初期并非一帆风顺。代永波印象深刻的是,团队刚开始在市场上寻找项目时,FA机构为他们推荐的项目大多是头部机构挑剩下的,“别人觉得你‘只有钱,不专业’”。在一些热门项目上,团队因缺乏经验而被拒之门外。
这让代永波深思:如果只是复制别人的策略,将永远只能是追随者,只能“捡漏”。
改变从团队内部开始。
2019年底,碧桂园创投内部进行了明确的部门划分——每个MD作为部门CEO,从经营角度对部门业绩负责。也就是说,把每个部门当作一个小GP,MD需要将部门投的所有项目当成一个整体投资组合进行管理。
为此,碧桂园创投自主研发了数字化管理平台“凤翎”,将所有决策流程标准化、线上化,行研、投决、投后管理……成为投资行业数字化走在最前端的机构之一。2020年,碧桂园创投开始引入内部良性竞争,授权每个部门覆盖一条赛道的同时可拓展其他赛道,在团队间形成竞速效应。
效果逐渐显现。碧桂园创投效率明显提升,2020年投资金额年增长率为113%,2021年投资金额年增长率为175%;截至目前,团队投资数量超过90家,IPO数10家,捕获独角兽(估值10亿美金以上)26家、超级独角兽(估值100亿美金以上)8家,已成为集团重要的业务利润贡献者。
此时的碧桂园创投展现出勃勃野心:要成为与集团在地产界地位相匹配的产业资本,做细分赛道上最主流的投资机构。“就像杰克·韦尔奇对GE业务的要求一样,做不到前三名,就干脆别做了。”代永波直言。
正如美元世界有黑石这样庞大的资产管理机构存在,人民币资产圈会不会出现这样一个机构呢?如今三年过去,代永波提起碧桂园创投的成立初衷时充满信心,“我相信一定会出现,只不过是谁去做的问题,而我们这帮人有这个想法和愿景,愿意往这个方向去努力。”
硬科技战场的年轻面孔
“哪里薄弱投哪里”
2021年,国内创投圈风起云涌,最让人难忘的一幕莫过于VC圈似乎无人不投硬科技。在这片江湖,碧桂园创投团队深耕已久,目前超过52%的资金已投向半导体、新能源、光伏、先进制造等硬科技领域,其次是医疗健康,最后是新消费。
与大多数投硬科技的新生机构不同,碧桂园创投只投原始创新的技术和市场稀缺的头部项目,“投红投专投长线”:这类项目竞争激烈,头部机构云集。
然而过去三年,无论是半导体龙头紫光展锐、盛合晶微、比亚迪半导体还是当红独角兽壁仞科技、蜂巢能源,背后都出现了碧桂园创投的身影,甚至经常是融资阵营中唯一一家民营机构。
同行开始好奇,成立仅三年的碧桂园创投如何拿下这些竞争激烈的项目?牛若磊透露出他们的重要打法——深入行业研究,找到行业中最薄弱的环节和最核心的企业,“哪里薄弱投哪里”。一旦有了第一个突破,就可以沿着产业链挖掘更多机会,提高投成率。
这一打法在盛合晶微的投资过程中得到了生动体现。盛合晶微是中国大陆第一家致力于12英寸中段凸块和硅片级先进封装的企业,当前国内高端封测稀缺,而盛合晶微已形成量产,市场认可度高,项目异常抢手,头部机构和“国家队”虎视眈眈。碧桂园创投自然也不想错过。
接触之初,牛若磊团队曾多次邀约,始终未见到核心负责人。眼看要错失时机,团队想到了老队友紫光展锐。碧桂园创投2020年投资了紫光展锐,这是团队在半导体赛道的开局之作。盛合晶微正是紫光展锐封测厂之一。
通过紫光展锐的牵线,牛若磊团队终于见到盛合晶微实际控制人。这次见面,碧桂园创投充分展现了自身在产业赋能上的优势和资源的获取及整合实力,促成了两家公司更深入的合作,同时也凭借对半导体行业前沿的洞察实力赢得团队信任。
最终,碧桂园创投拿到了盛合晶微的投资入场券——参与了后者C轮3亿美元融资。
梳理下来,碧桂园创投的打法不难总结:找最薄弱的环节,投最核心的企业,进而产业链全覆盖——团队首先投了半导体龙头企业紫光展锐,沿着产业链脉络,碧桂园创投挖掘了盛合晶微、长鑫存储、壁仞科技等赛道上的核心企业,彼此赋能,最终形成闭环。“进入的第一步非常艰难。但一旦进入核心企业,拥有一定的产业影响力,投资的话语权也就随之而来。”
如今,这一策略也被团队广泛应用到碳中和等其他硬科技领域。
按照碧桂园创投的惯例,他们会用至少两个月时间做行业“全覆盖式”扫描调查,以3-4人为一个项目小组,“从赛道主干摸到行业的毛细血管”,把行业头部机构、企业都拜访一遍,看得足够全,再寻找合适标的。
蜂巢能源就是团队进入动力电池领域,长达3个月调研之后,重点圈定的目标。
2021年7月30日,蜂巢能源百亿B轮融资完成,股东阵容豪华,碧桂园创投是其中投资金额颇高的一家。蜂巢能源由长城汽车分拆而来,成立于2018年,此时已完成三轮总计近150亿元的融资,无论融资速度还是金额都表现亮眼。
“动力电池是一个万亿级赛道,赛道足够大,能够容纳足够多的玩家。后续我们将顺着产业链上下游持续布局。”代永波表示。
三年下来,碧桂园创投深度践行“哑铃式布局”:覆盖成熟企业,及B轮以前的创新项目。2021年,团队在积淀成熟、站稳脚跟后,投资开始向早期靠拢,如今早期(B轮以前)项目占比已达30%。代永波表示,“未来这个比例还将越来越高。”
然而挑战也扑面而来:早期科技项目还未成形,专业门槛极高。应对新的形势,团队一再提高人才标准。代永波透露,目前机构正在全球招聘PHD,“通过占市场约75分位的固定薪资、市场化机构carry机制吸引人才。”
这一做法给碧桂园创投业务拉动的作用是极其明显的。
在碧桂园创投另一个强势赛道——大健康,目前整个团队近九成的投资人拥有顶级医科院校,如牛津大学医学博士等学历背景。
“3年来,健康条线的投资从基因芯片到IVD体外诊断,再到早期医疗器械、国产高端高值耗材,我们越来越往前沿走。”代永波介绍。
2021年8月,碧桂园创投领投了蓝晶微生物的B2轮融资,首次进入合成生物学。项目从接触到投出用时半年多,代永波表示,材料学创新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难题,进展非常慢。传统基于石油基的化工材料污染和碳排放难题多年未解,合成生物打开了材料创造和绿色生产的大门,紧扣全球碳中和的总体目标。
当时市场对这一赛道还没有形成统一认知,碧桂园创投团队储备有合成生物学专业出身的投资人,一定程度上抢占了赛道投出的先机,“我们因此走在了这一赛道的前位。”
代永波表示,未来几年碧桂园创投要招聘20位全球顶尖大学的理工医科PHD,一方面学以致用,让他们在技术创新上给到意见,挖掘项目资源,另一方面也是播下创业的种子。“这群稀缺人才如果想创业,我们愿意出钱,从天使轮开始。”这是国内创投机构里并不多见的一幕。
前三年跑得很快,沉淀这些思考
下一程,开启募资计划
回头看,碧桂园创投已经成为CVC圈里与众不同的存在。
通常而言,大多数CVC机构所投项目都以母公司生态链作为延展,为公司主营业务添砖加瓦。但碧桂园创投并不局限于母公司主业,成功兼顾了市场化投资。从2021年加快出手节奏后,碧桂园创投在硬科技、医疗健康和新消费的累计项目,已远远超过了产业链的布局。
但如何说服一众集团高管放手去投相关性不强的领域?代永波表示,其实碧桂园创投一直都在延续集团对商业本质的认知,再复杂的新行业,抽丝剥茧也能看到其本质价值。“我们需要做的是将专业问题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沟通,在商业本质上与集团同频共振。”
事实上,碧桂园创投也深受集团影响,将其经营策略和管理方式延续到了投资领域。在实现对赛道头部企业进行全覆盖和深度调研的同时,通过数据中台控制内核、风控及决策,具体业务上给团队充分授权,让团队能够在不同赛道上快速突破。
CVC给外界的印象之一还包括决策流程冗长。对此,碧桂园创投形成了一套高效的决策机制。除了常见的“立项-初审-尽调-投决”流程外,团队内部还会针对性划分:PE项目决策会经过集团层面投决,在VC和天使项目中,估值十亿人民币及单笔投资三千万人民币以下的项目则由团队内部直接决策。分层决策,显著提升了流程效率。
出身于稳健发展近30年的实业集团,碧桂园创投对风控有自己的理解,“VC圈流行的传奇故事,比如十分钟看对眼后就决定拍板的情况,在我们这里是不被允许出现。”代永波强调,这套严密的流程虽然看似不够性感,但可以为团队规避冲动决策的风险。
同时,在很多情况下,市场化的VC/PE机构无法做到碧桂园创投的体量,所以为被投企业赋能自然也难以企及,而投后赋能则是碧桂园创投先天自带的优势。“我们背靠全国最大的社区之一,能撬动广泛的产业资源,赋能场景极其丰富。三年以来,已为多家已投企业链接高附加值资源。同时,我们的portfolio之间也已形成一个富矿式的朋友圈。”代永波说。
时至今日,碧桂园创投已经成为了创投圈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但在代永波心中,还有三个担忧经常萦绕。
第一,投资项目和团队尚未经历充足的时间考验,“过去三年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