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这座位于江淮之滨、巢湖之畔的城市,在70年前还只是一个小县城,因其地理位置居安徽省中心而成为省会。但多年来,合肥一直被外界认为基础薄弱、缺乏存在感。然而,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通过不懈努力,主要创新指标稳居省会城市前列,并在全球科研城市榜单中排名前20,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10强之一。

科技创新为合肥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在“十三五”期间,合肥的GDP连续跨越5个千亿元台阶,2020年更是突破了万亿元大关,进入全国城市经济20强,并在2021年再进一位。今年上半年,合肥的GDP增长率达到2.9%,与宁波并列长三角8个万亿元城市首位。此外,合肥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进出口增速也均居长三角8个万亿元城市首位。

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表示,合肥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不移地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行】合肥科创驱动发展新篇章

合肥的科学岛上,中国“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运行1056秒,创造了世界纪录。此外,合肥还在量子、核聚变等国际前沿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成果的诞生,得益于合肥包容创新的环境,吸引了大量科研院所落户。目前,合肥拥有近200家省部级科研院所和超过20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智力资源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

合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其深刻认识并践行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过去10年,合肥的财政科技投入占比从4%增长到14.2%,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从2.78%增长到3.52%,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了6.4倍,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了8.8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4.4件增长到45.4件,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5.8件。

如今,合肥是全国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拥有首批国家实验室,是全国大科学装置最多的城市之一。合肥平均每天诞生4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每周新增1.5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每月新增1户上市企业,每年净增市场主体20余万户。

【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行】合肥科创驱动发展新篇章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合肥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合肥地处中部,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沿海的腹地,内地的前沿。在以前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经济中,沿海城市有优势,但在新发展格局下,中部城市离消费人群更近,物流成本更低。

合肥还把握了产业变革规律和国家战略方向,使科技、产业和资本融合推动产业迭代。合肥市委常委、秘书长单虎表示,高铁发挥了重要拉动作用,合肥拥有米字形高铁线路,未来还将成为高铁枢纽,将大大促进人员及各类资源的流动。

合肥在科技创新方面形成了有效的机制,既注重原始创新,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合肥规划了约20平方公里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为前沿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力支撑。合肥还与大院大所大学共建30多家新型研发机构,全方位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合肥还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合肥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吸引了大量人才前来创新创业。目前,合肥拥有近2000名全球科学家,138位两院院士,852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合肥还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同频共振,探索“科创+产业+资本”发展路径。合肥已形成以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基金为代表,总规模超过1800亿元的“基金丛林”,为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合肥还加快孵化器建设发展,通过孵化器“扶弱、培新、送一程”做大创新产业。合肥率先在全国取消申请建设孵化器运营单位设立年限,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兴建、运营孵化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合肥的科技创新成果显著。近年来,合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势发展,已聚集规模以上企业超过300家,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等全产业链。合肥还建成了多条液晶面板生产线,液晶面板出货面积已占到全球总量的10%,中国企业彻底告别“缺屏之痛”。

合肥的产业布局远不止于此,还把目光瞄向了深空。合肥用超常规举措,推进包括地理信息在内的空天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集聚了一批行业头部企业。

合肥市委市政府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集聚丰富科创资源,塑造良好科创生态,奋力打造全球科创新枢纽。合肥已成为创新创业沃土,拥有近5000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3家境内上市企业,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16家。

合肥的创新发展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启示。合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在量子、核聚变等国际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合肥在前沿科技的产业应用上做了很好探索。

合肥的探索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为创新驱动提供制度保障。

面向未来,合肥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持创新这一国策,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全面开启合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